2013年,單細胞測序技術被Nature Methods雜志評選為年度技術。2019年,單細胞多組學技術再次被 Nature Methods雜志評選為年度技術。進一步說明單細胞測序未來在基礎科研乃至醫學、農學等各個應用研究領域具有無限的潛力,將是未來科學發展的重要方向。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單細胞測序技術發展史。
01
第一代測序技術
●時間:1970
●方法:基于DNA序列的測定方法,如引物延伸測序。
●特點:測序精度接近100%,但成本高、通量低。
●代表技術:Sanger測序法。
02
第二代測序技術
●時間:2000
●方法:高通量測序,可一次性測定數十萬至數百萬個DNA分子。
●特點:降低了測序成本,提高了通量,但仍然依賴于電泳分離技術。
●代表技術:
Illumina平臺:如Hiseq和Novaseq。
Solexa平臺:如Solexa Sequencing Platform。
03
第三代測序技術
●時間:2010
●方法:單細胞測序技術,包括邊合成邊測序(SBS)和納米孔測序技術。
●特點:解決了讀長短的問題,能夠直接對RNA和核酸修飾進行檢測。
●代表技術:
PacBio平臺:如SMRT技術。
Nanopore平臺:如Nanopore Technologies的MinION。
PART 01
plate-based SMART-seq
先用使用流式細胞儀或顯微操作進行細胞分選,裂解細胞,用SMART技術建立庫(使用Oligo(dT) primer對帶有polyA尾的RNA進行逆轉錄,所使用的MMLV酶在5'末端加C后,會繼續反過來合成DNA的另一條鏈(模板置換),由此形成雙鏈cDNA;在兩端加上PCR引物后,進行PCR擴增。
PART 02
DNA建庫方法
用酶將cNDA打碎成小片段,添加接頭用于后續測序,PCR擴增,完成建庫。
PART 03
Dropseq
DropSeq基于液滴微流控技術,首先,將細胞懸浮液與帶有分子條形碼的微珠懸浮液泵至微流控芯片,匯聚并形成層流,之后再與油相匯聚,形成單分散的微滴,將每個細胞與一個微珠一同包裹于同一微滴中,隨后完成RNA雜交并裂解微滴,釋放mRNA雜交物,完成逆轉錄,最后,以PCR方式完成核酸擴增,并進行測序分析。但該方法有個缺點,不能保證每個液滴中都有且僅有一個單細胞和一個磁珠。
PART 04
10X Genomics
這項技術整合了之前的技術,并做了改進。通過10×genomics儀器將單個細胞與單個凝膠微珠通過油相混在一起,形成油包水的小微滴,接下來把細胞膜破掉,讓細胞當中的mRNA游離出來。游離出來的mRNA與小液滴中的水相混合,和逆轉錄酶、結合在凝膠微珠上的核酸引物、以及dNTP底物相接觸,進行逆轉錄反應。mRNA與凝膠微珠上帶barcode的DNA分子相結合,在逆轉錄酶的作用下,逆轉錄出cDNA來。barcode的作用是方便后續測序時辨認樣本來源。
PART 05
微 孔 法
BD Rhapsody?平臺采用微孔捕獲技術,其擴增和測序部分與10X Genomics一樣,主要區別在于主要在于捕獲單細胞。其捕獲應用到蜂巢板,將細胞懸液平鋪在只能容納一個細胞的蜂窩里,蜂窩里有磁珠。隨后,Beads 同樣由注入孔注入,即可在單個反應孔中捕獲其中的細胞。其Beads上的序列結構也與10X Genomics 相似。
2000㎡生物實驗室
如有實驗技術問題,可咨詢我們
電話:19379182007
網站:http://consurebio.com/
(掃碼添加微信)
主營項目
1
動物實驗
動物飼養、疾病造模、行為學檢測、心功能、無創血壓、血常規、全自動生化檢測等
2
細胞實驗
CCK8/MTT、原代細胞分離、流式細胞實驗、細胞劃痕、侵襲、遷移、EDU染色、轉染、穩定株
3
分子生物學
PCR檢測、熒光定量PCR、絕對定量PCR、端粒酶長度、pull down、雙熒光素酶、SSR、SNP檢測等
4
蛋白實驗
WB、Co-IP、酵母雙雜
5
病理實驗
HE染色、免疫組學、電鏡
6
生理生化實驗
肝腎功能、抗氧化、免疫反應等生理免疫指標;動植物營養指標、微量元素、重金屬、酶活等。
7
多組學實驗
基因組、轉錄調控、蛋白組、代謝組、微生物多樣性、宏基因組、生信分析
8
整體課題實驗
方案設計、整體實驗交付、標書寫作、論文潤色、協助投稿
END
聯系我們
康旭禾生物提供包括動物實驗、細胞實驗、分子實驗、病理實驗、流式檢測實驗及論文翻譯、潤色、投稿輔助等相關的各項服務。
聯系方式:19379182007
公司官網:http://consurebio.com/
公司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小藍VR產業基地D座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