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無論是在科研課題設計,還是在藥物臨床前實驗階段,動物實驗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通過動物實驗我們能夠:
1. 確定潛在的作用靶器官和治療作用出現的時間、性質、程度及其可逆性;
2. 確定臨床監測的指標和安全性參數;
3. 便于探究疾病潛在作用機制和相關信號通路。
它的完整性、合理性、論證性直接決定著這個課題或者這個項目的水平。也就是說,在實驗開始之前,必須把所有細枝末節給想清楚(萬一沒整明白,雜志編輯又要你補,就該傻眼了),這里可以讓動物實驗經驗豐富的師兄師姐或者負責動物實驗這塊兒的老師聽聽你的方案,或許有時候他們一句話就能點醒一個“蒙鼓人”。
往往一個完整的動物方案,它還會把后續的統計學給考慮進去,比如說這個統計數據,雜志要求n等于幾,中途鼠如果掛了,會不會影響我們最后的統計結果。如果沒設計好,我們不僅得不到有用的數據,而且你想看出什么趨勢來,也很難。況且,后續如果要補做的話,費時又費錢,你導多多少少也會有點生氣吧,所以咱們前期要優化實驗方案、優化統計學方法、優化實驗動物只數,爭取一批實驗就把所需要的數據都拿到。
具體來講動物實驗要注意哪些內容呢,有哪些原則要遵循,我們一塊兒看一下。
No.1
動物實驗設計的原則
動物實驗設計需要遵循一系列科學、倫理和操作原則,以確保實驗的可靠性、可重復性以及對動物福利的尊重。以下是動物實驗設計的主要原則:
1.科學性原則
●明確實驗目的:實驗設計應圍繞明確的科學問題或假設展開,避免盲目實驗。
●合理假設:基于現有文獻和前期研究,提出可驗證的科學假設。
●可重復性:實驗設計應詳細、規范,確保其他研究者能夠重復實驗結果。
2.倫理原則
●3R原則:
?替代(Replacement):盡可能使用非動物實驗方法(如細胞實驗、計算機模型)。
?減少(Reduction):使用最少數量的動物達到統計學意義。
?優化(Refinement):改進實驗方法,減少動物痛苦和不適。
●動物福利:確保實驗過程中動物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避免不必要的痛苦。
●倫理審批:實驗前必須獲得動物實驗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3.統計學原則
●樣本量計算:根據實驗設計和預期效應大小,計算所需的動物數量,確保實驗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隨機分組:實驗動物應隨機分配到實驗組和對照組,避免偏差。
●對照設置:設立適當的對照組(如空白對照、陰性對照、陽性對照),確保實驗結果的可靠性。
●重復實驗:實驗應重復多次,以驗證結果的穩定性和可重復性。
4.操作規范原則
●標準化操作:實驗操作(如給藥、采樣、手術等)應標準化,減少人為誤差。
●麻醉與鎮痛:在可能引起疼痛的操作中,使用適當的麻醉和鎮痛劑。
●數據記錄:詳細記錄實驗過程中的所有數據,包括動物狀態、操作時間、劑量等。
5. 動物模型選擇原則
●物種選擇:根據實驗目的選擇適合的動物物種(如小鼠、大鼠、兔子等)。
●品系選擇:根據實驗需求選擇近交系、突變系或轉基因動物。
●年齡和性別:明確實驗動物的年齡和性別,避免因這些因素影響實驗結果。
6. 實驗結束后的處理原則
●人道終點:在實驗結束時,采用人道方式處死動物,避免不必要的痛苦。
●樣本處理:妥善處理動物尸體和實驗廢棄物,遵守實驗室安全規范。
7. 透明報告原則
●詳細記錄:實驗設計、操作步驟、數據分析和結果應詳細記錄,確保實驗透明。
●倫理聲明:在發表論文時,注明實驗已通過倫理審查并遵守3R原則。
注意事項
●動物福利優先:始終將動物福利放在首位,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和傷害。
●實驗人員培訓:實驗人員需接受動物實驗操作和倫理培訓。
●實驗記錄保存:詳細記錄實驗過程和數據,確保實驗透明和可重復。
No.2
動物實驗的設計考慮如下幾個方面
設計動物實驗需要系統化、科學化的步驟,以確保實驗的可靠性、可重復性以及對動物福利的尊重。以下是動物實驗設計的主要步驟:
1.明確實驗目的
●提出科學問題:明確實驗要解決的科學問題或驗證的假設。
●設定實驗目標:確定實驗的具體目標,例如研究基因功能、藥物效果或疾病機制。
2.文獻調研與可行性分析
●查閱文獻:了解相關領域的研究現狀,避免重復研究。
●可行性分析:評估實驗目標是否可以通過動物實驗實現,并確定所需資源(如時間、經費、設備等)。
3.選擇動物模型
●物種選擇:根據實驗目的選擇適合的動物(如小鼠、大鼠、兔子等)。
●品系選擇:根據實驗需求選擇近交系、突變系或轉基因動物。
●年齡和性別:明確實驗動物的年齡和性別,避免因這些因素影響實驗結果。
4.實驗設計
●對照組設置:
?空白對照:未接受任何處理的動物。
?陰性對照:接受安慰劑或模擬處理的動物。
?陽性對照:接受已知有效處理的動物。
●樣本量計算:根據統計學方法確定所需動物數量,確保實驗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隨機分組:避免偏差,確保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動物隨機分配。
●重復實驗:確保實驗的可重復性,通常需要至少3次獨立實驗。
5. 動物模型選擇原則
●根據實驗目的和要求來選擇,實驗動物選擇一般需要滿足以下原則:
1.相似性原則:研究對象各方面(功能、代謝、結構等)與人類相似的動物。(使用系統發育水平最低的動物,符合3R原則中的替代原則)
2.特異性原則:解剖、生理特點符合實驗目的要求的實驗動物。
3.標準化原則:遺傳背景清楚,模型性狀顯著且穩定。
4.經濟易獲性原則:易獲得、價格便宜、易飼養。
5.適宜規格原則:選用與實驗要求相適應的實驗動物規格。
(1)年齡:一般選擇成熟后青壯年動物。
(2)體重:在正常營養狀態和飼養條件下,體重與年齡有一定相關性。
(3)性別:同品種不同性別動物對外界刺激反應一般不一致。
注:實驗動物應由取得實驗動物許可證的單位提供,并提供動物的種屬、品系、來源、年齡、性別、體重、飼養環境和條件、動物飲食、動物健康狀況(包括意外死亡)等信息。
6. 動物數量的確定
樣本含量是指動物實驗所需要的動物數量。樣本含量過小,抽樣誤差大,推論總體的精密度和準確度都比較差,不能發現實際存在的差別;樣本含量過大,首先不符合動物福利,同時也浪費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
針對不同的研究目的,樣本含量有不同的確定方式,有的實驗是得到足夠的組織標本進行分析、有的實驗是利用少量動物進行預實驗或初步探索性實驗、有的是進行一個假設的驗證的正規實驗。
需注意以下兩點:
(1)由于考慮實驗中動物死亡、剔除等因素,實驗中各組實際使用的動物數量應比理論上計算的樣本量適當增加。
(2)不均衡設計的應用。在一個研究中,并不要求各組都有相同數量的實驗單位。實際上,我們通常可以設計一組的實驗單位多于其他組。最常見的不均衡設計是高劑量組動物較多,以彌補研究中動物死亡造成的數據丟失,或低劑量組動物數較多,以提高閾值水平效應檢測的靈敏性或確定無效應的可信性。
7. 實驗數據的獲取
除了一些傳統常規的取材后檢測(組織學、組織形態學指標、病理生理生化指標等),隨著小動物成像技術的發展,活體成像這種非侵襲性成像在研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8. 數據的統計和分析
幾乎所有的實驗的結果,包括有非常明顯的實驗效果的實驗結果,都需要用適當的統計分析方法進行評價。
數據的分析應主要圍繞研究的目的進行,對實驗的假設進行驗證。同時,數據分析的主要目標是提取數據中所有能被解釋的有用信息,考慮生物的變異和實驗所產生的誤差對研究結果的影響,尤其是防止抽樣誤差對于實驗(治療)效果的錯誤判斷的重要工具。
生物統計學處理數據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統計學方法有:各組間計量資料的比較用方差分析法(F檢驗,one-way anova單因素方差分析),各組間計數資料的比較用卡方檢驗,通過概率計算得出各組間差異是否具有顯著性意義。
一般認為兩組數據之間差異概率P≤0.05具有顯著性意義,P≤0.01具有極顯著性意義,表明兩組數據之間的差異不是抽樣誤差,而是處理因素作用所致。
現在一般實驗數據的統計學處理有專用軟件,如SPSS、SAS、SYSTAT、GraphPad Prism、R語言等。
主營項目
1. 動物實驗
動物飼養、疾病造模、行為學檢測、心功能、無創血壓、血常規、全自動生化檢測等
2. 細胞實驗
CCK8/MTT、原代細胞分離、流式細胞實驗、細胞劃痕、侵襲、遷移、EDU染色、轉染、穩定株
3. 分子生物學
PCR檢測、熒光定量PCR、絕對定量PCR、端粒酶長度、pull down、雙熒光素酶、SSR、SNP檢測等
4. 蛋白實驗
WB、Co-IP、酵母雙雜
5. 病理實驗
HE染色、免疫組學、電鏡
6. 生理生化實驗
肝腎功能、抗氧化、免疫反應等生理免疫指標;動植物營養指標、微量元素、重金屬、酶活等。
7. 多組學實驗
基因組、轉錄調控、蛋白組、代謝組、微生物多樣性、宏基因組、生信分析
8. 整體課題實驗
方案設計、整體實驗交付、標書寫作、論文潤色、協助投稿
康旭禾生物提供包括動物實驗、細胞實驗、分子實驗、病理實驗、流式檢測實驗及論文翻譯、潤色、投稿輔助等相關的各項服務。
聯系方式:15579126092
公司官網:http://consurebio.com/
公司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小藍VR產業基地D座2樓